(5分)下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图。
(1)15℃时,KNO3的溶解度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Cl的溶解度。
(2)40℃时,KCl的溶解度是 g,向100g水中加入40gKCl,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
(3)比较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任写一条)。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B.饱和KCl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
C.30℃时,分别将10g KCl和10g KNO3配制成饱和溶液,前者需要水的质量较多 |
D.分别将40℃时的KCl和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后者析出的晶体较多。 |
下图分别为稀释浓硫酸和过滤操作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A中a应为(填"浓硫酸"或"水")
(2)图B中玻璃棒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实验室里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滴加,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出体积。
印刷铜制电路版的"腐蚀液"为
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
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
,②
.
(1)写出化学方程式②中
的化学式:。
(2)现有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一定量
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剩余,那么烧杯内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燃烧既有 生成,也有 生成。若要证明两种气体都要存在,应先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 存在。写出 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将气体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到,证明有 存在。实验后向燃着的木炭上洒水使其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
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实验室常用 和 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在此反应中 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