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呼吸面具中的“氧气再生剂”,主要成分是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使用后变成白色固体。某兴趣小组对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猜想三: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验证】
(1)小明取少量水溶解白色固体,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于是小明认为猜想二一定不正确。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因为                
(2)小红另取少量白色固体,滴加少量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于是小红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并得出结论只有猜想一正确,猜想二和猜想三都不正确。同学认为小红的实验也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因为                       
(3)小玉另取少量白色固体用适量的水溶解。依次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少量的硫酸铜溶液进行试验,依次观察到产生                   ,证明猜想三成立。小玉为什么用氯化钙溶液而不用澄清的石灰水呢?                       
【拓展应用】“氧气再生剂”的保持方法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课上,小舟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实验加以验证
(1)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无色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小玉认为小舟的实验方案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2)小玉设计了另一个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氢氧化钠


(3)小玉的实验可靠性高的原因是①.②

一次趣味化学活动中,王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要求同学们进行探究:确认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溶液?

【提出猜想】王老师提示:这瓶无色溶液只能是下列四种溶液中的一种:①硫酸镁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硫酸溶液;④硫酸铵溶液
【查阅资料】
①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
MgSO4
Na2SO4
(NH4)2SO4
H2SO4
溶解度
35.1g
19.5g
75.4g
与水任意比互溶


②(NH4)2SO4的水溶液显酸性
(1)【实.验探究】小明对王老师的提示进行了评价不可能是Na2SO4,原因是
(2)为确定其它几种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溶液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①成立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原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跟标准比色卡对照

溶液pH小于7

猜想③成立


小雅对小明实验操作②的结论评价是,理由是_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认该溶液是硫酸铵溶液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猜想④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用下图装置验证某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三种气体。




(1)该同学验证三种气体一定存在。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几种仪器的连接顺序应是:混合气体→( ) →( ) →( )→ E → D→( ) →( )(填A、B、C或E,可重复使用);
(2)混合气体通过A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阅读资料】
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③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氢化钙的制备】
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1所示(固定装置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的作用是
(3)装置C中制取氢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不改变温度,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
【产品的定量测定】
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氢化钙样品中常混有未完全反应的钙(其余可能的杂质忽略不计)。样品纯度的测定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按图2(固定装置省略)所示连接仪器;
②调整水准管高度,使量气装置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读取液面所在的刻度数据为10.0mL;
③将Y形管慢慢倾斜,直到A端的水全部与B端的样品混合;
④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再次读取液面所在刻度数据为110.0mL。
回答下列问题:
(5)如何判断样品与水完全反应:
(6)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mL。
(7)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9mg/mL,样品中氢化钙的纯度为(结果精确到0.1%)。

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和抗腐蚀性,常用来镀在其他金属的表面上,铜、铬、锰、镍组成合金可以制成各种性能的不锈钢。某校化学研究小组对Cr(铬)、Al、Cu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1)[作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是:
①Cr>Al>Cu②Al>Cr>Cu③Cr>Cu>Al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以下:

金属
Cr
Al
Cu
与盐酸反应现
气泡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气泡产生激烈,金属迅速溶解
无气泡产生,金属无变化


[控制实验条件]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纱布将其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A.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
B.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C.使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选填假设中①、②,③)。写出铬(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应用]根据探究结果,请你预测铬与硫酸铜溶液(填“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