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4年2月7日,习近平主席应普京总统的邀请出席在俄罗斯召开的第22届冬奥会开幕式。在西方国家质疑和唱衰索契冬奥会及部分西方政要以人权、恐怖袭击等为由拒绝出席开幕式的背景下,中国国家元首出席俄罗斯冬奥会开幕式,表明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支持,对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视。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认识到( )
①中国坚定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②中俄战略联盟不断得以巩固和发展
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④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登上八达岭长城,奥巴马感叹:“长城太雄伟了,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悠久的历
史。” 可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每年的6月13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我们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②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
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期间,他从故宫的建筑上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从观赏商周青铜器到清代九桃瓶的七件文物上体验了中国历史的厚重。这说明
|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
|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D.文化对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
2010年8月28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汉语办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决
赛在京落下帷
幕,共有来自32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参与决赛阶段的角逐。“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文化强。”当今全球的“汉语热”是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密不可分。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是政治和
经济的反映②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0年5月17日闭幕的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总成交额达到1084.34亿,文博会在推动出口和交易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这说明
| A.文化对经济具有决定作用 | B.文化能够推动经济发展 |
| C.文化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 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推动经济发展 |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现在的动车组不一样了,它普遍采用
动力分散技术,每节车厢都有动力装置,因此跑得又快又稳。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