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认为杂草会抢夺果树营养,于是把草拔光,结果导致病虫害增多,农药使用量加大,形成恶性循环。现在,一些果园在果树周边保留杂草、灌木,以便益虫、小鸟栖息,结果病虫害明显减少,农药少用或不用,水果的口味也变得鲜美。这表明(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
②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
③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认识和创新规律的基本前提
④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客观依据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没有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否定,生物就不会进化,人类就不会出现;没有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会形态的否定,社会就不能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都是新旧事物的相继更替。否定意味着新旧事物的决裂,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这段话主要揭示了( )
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的环节 |
B.量变的过程 |
C.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
D.事物联系的环节 |
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扬弃”。所谓“扬弃”就是( )
①肯定与否定、克服与保留的统一
②对旧事物的一切全盘否定
③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④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A.心外无物,万物皆备于我 |
B.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
C.理在气先,理在事先 |
D.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
下边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A.理在事先 |
B.我在故我思 |
C.存在就是被感知 |
D.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都认为( )
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 |
B.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
C.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