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隐净山中大雨      (南宋)张孝祥
青峰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 万叠,汹汹欲崩空。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高处独从容。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①碧霄:隐净山有碧霄泉。②: 龙,扬子鳄。③匕箸:羹匙和筷子。

1.

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A.沁园春   B。水调歌头   C。雨霖铃    D八声甘州

2.

对上阕中的景色描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青嶂"句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风起云涌的情景。
B. "山神"句用碧霄龙喻雨,展现山中奇特的景观。
C. "电掣"句用金蛇、灵来比喻电闪雷鸣的景象。
D. "谁泻"句想象丰富,写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气势。
3.

下阕画线句借雨写怀,生动形象,请加以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听筝
(唐)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唐)张祜
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
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
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
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
柳诗第三联中,“独”与“空”的使用极为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填空题。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注】拾遗:官名。袁氏曾任拾遗,因罪流放岭南。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诗的人。这首诗的体裁是,后两句采用 的手法,作者以此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
石孝友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无凭据。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本词五用“难”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别也应难见也难”中两个“难”字的意蕴。
本词在艺术上富于创新,其构思、结构、语言皆可称道。请结合全词就其中任一方面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清】纳兰性德
尽日惊风吹木叶。极目嵯峨,一丈天山雪。去去丁零①愁不绝,那堪客里还伤别。
若道客愁容易辍。除是朱颜,不共春销歇。一纸乡书和泪折,红闺此夜团圝月②。
【注】①丁零:古代民族名。汉时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②团圝(luán)月:圆月。
词的上片的前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词的下片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①
陆 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②已过头番笋,木笔③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交旧尽,睡谁共午瓯茶?
【注】 ①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居住山阴时所作。②箨龙:就是笋。③木笔:又名辛夷花。
诗人写景是如何从内容和技巧上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