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试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反应中有NH3产生
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反应中有H2产生
C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0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
D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CaC2和ZnC2、Al4C3、Mg2C3、Li2C2等都属于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A.ZnC2水解生成乙烷 B.Al4C3水解生成丙炔
C.Mg2C3水解生成丙炔 D.Li2C2水解生成乙烯

检验溴乙烷中是否有溴元素,合理的实验方法是

A.加入氯水后振荡,看水层里是否有棕红色的溴出现
B.加入硝酸银溶液,再加稀硝酸,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用过量稀硝酸中和过量碱后,再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由碘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A.取代、加成、水解 B.消去、加成、取代
C.水解、消去、加成 D.消去、水解、取代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原理相同的是

A.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40℃、170℃均能脱去水分子
B.甲苯、乙烯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溴水中加入己烯或苯充分振荡,溴水层均褪色
D.1-溴丙烷分别与KOH水溶液、KOH乙醇溶液共热,均生成KBr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甲苯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褪色,正确的解释是由于侧链与苯环的相互影响,使侧链和苯环均易被氧化
B.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丙醇和2—丙醇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都既能鉴别出甲烷和乙烯又能除去甲烷中含有的乙烯再经干燥而获得纯净的甲烷
D.辛烷、己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直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