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6分,每小题3分)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选自《东里集》,有删节) [注]①丘:坟墓。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两人坐延:邀请 B.降跽过谢:感谢
C.立恭宿别过:拜访 D.而乐无乎此加:超过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遂扫石坐弃甲曳兵
B.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积土成山,风雨兴
C.乐其无已其孰能讥之
D.遂李及道士别今君廉颇同列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⑵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6处)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翻译下面句子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独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比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山殊可过过:越过
B.足下方温经方:正在
C.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间:疏远
D.与山僧饭讫而去讫:说话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与山僧饭讫去吾尝终日思矣
B.便独往山中所居之官积年不绽
C.复与疏钟间还必迎娶
D.步仄径,清流也飞阁流丹,下无地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2)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正色立朝,有当官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梁武帝深之,谓朝臣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颜见远至于此。”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
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神州颂》,辞致雅赡。梁元帝手敕报曰:“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我求才子,鲠慰良深。”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世宗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高祖初建储宫,盛选师傅,以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栽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谴,唯之仪以累谏获赏。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宣帝即位,迁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深为帝所忌。然以恩旧,每优容之。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宣帝崩,刘昉、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之仪知非帝旨,拒弗从。昉等草诏署讫,逼之仪连署。之仪厉声谓昉等曰:“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于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仪署而行。隋文帝后索符玺,之仪又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于是隋文帝大怒,命出,将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出为西疆郡守。
隋文帝践极,诏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州清静,夷夏悦之。十年正月,之仪随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识之,命引至御坐,谓之曰:“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乃赐钱十万、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卒,年六十九。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周书》列传第三十二)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武帝深之恨:嫉妒
B.然以恩旧,每优容之优容:宽容
C.奈何一旦欲以神器人假:授,给予
D.命出,将戮之引: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颜见远至于此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世宗为麟趾学士 是区区不能废远
C.之仪知非帝旨,拒弗从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友糜鹿
D.乃代之仪署而行悟已往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之仪幼年颖悟,长大后,喜欢写词赋,曾经给梁元帝进献了一篇《神州颂》,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自回书称赞他的才能。
B.颜之仪曾被选为太子侍读,可后来太子征讨吐谷浑时,在军中有不轨行为,其他人都因不能纠正辅助而受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赏。
C.宣帝去世后,刘昉、郑译等人伪造遗诏,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颜之仪知道不是宣帝的旨意,拒绝相从。
D.隋文帝做了皇帝后,将他征回京师,加封了他爵位,认为颜之仪是一位能“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人。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
(2)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羁押
B.乃以秦王吏,遂西入咸阳属:交付、委托
C.父老秦苛法苦:以……为痛苦
D.沛公其计然:同意

下列划线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A.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若属皆为所虏
B.父老约法三章耳玉斗一双,欲亚父
C.沛公从百馀骑,驱鸿门,见谢项羽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D.沛公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具沛公言报项王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2)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课内文言文翻译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武传
班固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闻陵与子卿厚素:平时、一向
B.孺卿从河东后土祠:名词,祠堂
C.信义所见乎安:疑问代词,哪里
D.自已死久矣分:动词,料想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空自苦人之地 B.法令
C.武父子功德 D.宦骑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武使匈奴,明年
B.太夫人已不幸
C.皆为陛下所成就
D.效死于前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A.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B.皆为陛下所成就
C.何以过陵
D.兄弟亲近

翻译题(6分)
(1)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

(2)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