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阅读
李石,字子坚,辽阳人,贞懿皇后弟也。石敦厚寡言,而器识过人。天会二年,授世袭谋克,为行军猛安。睿宗为右副元帅,引置军中,属之宗弼。拜参知政事。阿琐杀同知中都留守蒲察沙离只,遣使奉表东京,而群臣多劝世宗幸上京者。石奏曰:“正隆【注】远在江、淮,寇盗蜂起,万姓引领东向,宜因此时直赴中都,据腹心以号令天下,万世之业也。惟陛下无牵于众惑。”上意遂决,即日启行。
安化军节度使徒单子温,平章政事合喜之侄也,赃滥不法,石即劾奏之。方石奏事,宰相下殿立,俟良久。既退,宰相或问石奏事何久,石正色曰:“正为天下奸污未尽诛耳。”闻者悚然。石司宪既久,年浸高。上表乞骸骨,以太保致仕。十六年,薨。
石以勋戚,久处腹心之寄,内廷献替,外罕得闻。观其劾奏徒单子温退答宰臣之问,气岸宜有不能堪者。时论得失半之,亦岂以是耶?旧史载其少贫,贞懿后周之,不受,曰:“国家方急用人,正宜自勉,何患乎贫。”后感泣曰:“汝苟能此,吾复何忧。”史又称其未贵,人有慢之者,及为相,其人以事见石,惶恐。石曰:“吾岂念旧恶者。”待之弥厚。
山东、河南军民交恶,争田不绝。有司谓兵为国根本,姑宜假借。石持不可,曰:“兵民一也,孰轻孰重?国家所恃以立者纪纲耳,纪纲不明,故下敢轻冒。惟当明其疆理,示以法禁,使之无争,是为长久之术。”趣有司按问,自是军民之争遂息。北京民曹贵谋反,大理议廷中,谓贵等阴谋久不能发,罪止论斩。石是之。又议从坐,久不能决。石曰:“罪疑惟轻。”入,详奏其状,上从之,缘坐皆免死。北鄙岁警,朝廷欲发民穿深堑以御之。石曰:“不可。古筑长城备北,徒耗民力,无益于事。北俗无定,居出没不常,惟当以德柔之。若徒深堑,必当置戍,而塞北多风沙,曾未期年,堑已平矣。不可疲中国有用之力,为此无益。”议遂寝。
【注】正隆:金国海陵王的年号。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陛下无牵于众惑惟:通“唯”,希望 |
B.石司宪既久,年浸高司:观察 |
C.有司谓兵为国根本,姑宜假借。 假借:宽免 |
D.国家所恃以立者纪纲耳恃:依仗 |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
B.“乞骸骨”是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为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
C.“劾奏”中的“劾”即检举揭发,“劾奏”指向皇帝检举揭发官吏的过失或罪行。 |
D.“中国”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也指整个国家。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石见识过人。他是皇亲国戚,但不张扬;中都发生变故,众大臣劝世宗去上京,李石分析形势,认为世宗去中都对国家有利,皇帝接受了他的意见。 |
B.李石痛恨贪赃枉法的行为。节度使徒单子温贪赃枉法,李石弹劾他,奏事时让宰相等候了很久,出后,宰相询问缘由,李石的回答令人震动。 |
C.李石安于贫穷,有度量。史料记载,李石小时候贫穷,拒绝姐姐帮助,让姐姐感动;李石还没显贵时,有人得罪了他,日后李石却不计前嫌,待他更好。 |
D.李石处事公正。军队和百姓发生矛盾,有人想袒护军方,李石提出公允的意见;有人图谋造反,与之牵连获罪的人判定死罪,李石对判决提出疑问,并把自己的意见报告皇帝。 |
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家方急用人,正宜自勉,何患乎贫。
(2)趣有司按问,自是军民之争遂息。
阅读《陈情表》文段,回答各小题。(共17分)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在故老 故老:老朋友 |
B.听臣微志听:听信 |
C.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拔擢:提拔,提升 |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微薄 |
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和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但以刘日薄西山 |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
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下列语句分别表明李密想“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与想“尽心效忠晋武帝”的一项是()
A.①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②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
B.①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
C.①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②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D.①乌鸟私情,愿乞终养②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段重在叙事中动以深情,在陈情中晓以大义 |
B.在陈情中既表达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力,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 |
C.第一段融情于理,连用“凡在”“况臣”“且臣”“今臣”“但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 |
D.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孝比忠重要。 |
请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9分)
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⑵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共19分)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博学善属文。 属:连接,连缀,引申为写作。 |
B.亦时相赡。赡:供给。 |
C.造饮必尽。 造:置备。 |
D.以亲老家贫 亲:父母。 |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
B.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
C.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
D.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下面对文章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陶潜自幼就怀有高尚的品格,博学善文,受到乡邻的重视。 |
B.陶潜笔下五柳先生的性情、行为及处境是他自己的写照。 |
C.为了有隐居之资,陶潜先后担任了祭酒、参军、县令等职位。 |
D.陶潜简慢自尊,因为不愿束带拜见都邮,隐居不仕,写下《归去来兮辞》。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2)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越州赵公①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③,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选自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九,有删节
【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使,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御史”之称。②僦:雇佣③拊循:抚慰,安抚④绥辑:安抚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具:措施 |
B.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佐:弥补 |
C.计官为不足用也计:考虑 |
D.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如:好像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蚓无爪牙之利 |
B.忧其且流亡也臣死且不避 |
C.是岁尽五月而止吾尝终日而思矣 |
D.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答:
(2)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
答:曾巩作《越州赵公救灾记》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作答。
答: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示子朔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襟霞阁主人重刊晚明百家尺牍(郑淑云)写心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③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1)简要分析上述文字中所体现的儒、道两家在处世方面的不同态度。(4分)
(2)认真阅读上述材料,你认为对待人生该具有什么样的处世态度?请结合材料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150字左右)(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有删节)
海 瑞
臣闻: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其任至重。凡民生利病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臣请披沥肝胆,为陛下陈之。
昔汉文帝贤主也,贾谊犹痛哭流涕而言。非苛责也,以文帝性仁而近柔,虽有爱民之美,尚多怠废之政,此谊所大虑也。陛下天资英断,过汉文远甚。然文帝能示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使天下贯朽粟陈,民物康阜。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反刚明之质而误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馀年不视朝,法纪弛矣。天下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迩者,严嵩①罢相,世蕃②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焉。然嵩罢之后,犹嵩未相之前而已,世非甚清明也,不及汉文帝远甚。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③之所知也。古者人君有过,赖臣工匡弼。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陛下误举,而诸臣误顺,无一人为陛下正言焉。都俞吁咈之风,陈善闭邪之义,邈无闻矣,谀之甚也。然愧心馁气,退有后言,欺君之罪何如?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有官守、有言责,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一意玄修,是陛下之心惑也;过于苛断,是陛下之情偏也。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诸臣顾身家以保一官,多以欺败,以赃败,不事事败,实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执陛下一二事不当之形迹,臆陛下千百事之尽然,陷陛下误终不复,诸臣之罪大矣。《记》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此之谓也。
注:①严嵩:明朝奸臣,窃权谋利,卖国求荣。②世蕃:严嵩之子。③臣工:有职务的臣子。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天下贯朽粟陈,民物康阜贯:串钱的绳子。 |
B.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直:通“值”,值得 |
C.水旱靡时,盗贼滋炽靡:无 |
D.然愧心馁气,退有后言馁:空虚,心虚 |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古者人君有过,赖臣工匡弼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B.今乃修斋建醮尔其无望乃父之志 |
C.无一人为陛下正言焉不足为外人道也 |
D.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下列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 |
B.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 |
C.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 |
D.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文帝本是贤主,能用他仁义宽恕的性格,节省费用爱护人民,使天下钱粮丰富,但他仍然有很多懈怠荒废的政事,让贾谊很担心,于是贾谊痛哭流涕地上疏陈事。 |
B.嘉靖皇帝天资英明果断,超过汉文帝很多,所以他想通过修道练就长生不老之术,不惜竭尽民脂民膏,导致老百姓都说:嘉靖嘉靖,就是家家干净。 |
C.海瑞认为,天下就是陛下的家,陛下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家,让内外大臣履行职责,陛下也要和各位臣子和谐沟通。 |
D.海瑞在这篇疏文中,以满腔热血,拳拳赤心,大胆而直率地向嘉靖皇帝指出一心一意修道的弊端,希望皇帝的心不再迷惑,情不再偏颇。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
(2) 迩者,严嵩罢相,世蕃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焉。
(3)陈善闭邪之义,邈无闻矣,谀之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