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image.png

读上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及文字(歌词节选)材料,分析回答。

(1)指出材料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现象,从鸿雁生存的地理环境方面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歌词中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留恋与欣赏。请指出至少两方面的欣赏自然景观的要领。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世界37个城市人均产值与人均小汽车里程材料三:漫画《不堪重负》

(1)据材料一分析,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主要因素是________。在该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不明显的是________阶段。
(2)漫画反映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在香港不太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该地从阶段I到阶段Ⅲ,城市发展的显著特点有哪些。

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kmz,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3mm/年。历史上的辽金时期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2: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材料3:A城市水文站的河断流统计表

(1)该流域所处的地带在我国自然环境中有着多方面过渡性的特点。请至少列出两项。
(2)简要说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其原因。
(3)简要说明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产生的主要问题。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最新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西风带情况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大气环流和高原季风剖面示意图

(1)分析图甲,青藏高原隆起前夏季和冬季西风带的位置的不同之处是 ____,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乙,A、B之间的风带名称是_________。
(3)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和亚洲地区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根据题目材料和下面的关联示意图,从备选项目中找出对应图中①②③④的内容。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A.阻挡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和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
D.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季风区
(4)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2月16日国际温室气体减量协议《京都议定书》生效满4周年。《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材料二 

2005年1月北方15个省(市、区)
气温距平(℃)和采暖耗能变率(%)
(1)2005年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_______(偏高/偏低),图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比较明显的两个省区其采暖耗能减少了________和________。
(2)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是(  )

A.澳大利亚 B.俄罗斯 C.美国 D.法国

(4)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减少CO2排放,可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