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诺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大会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大会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大会的成员国一致通过;行政院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的代表组成,有权处理属于国联行动范围以内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项,行政院的决议,除盟约另有规定者外,均需出席行政院会议的理事国一致通过,如发生盟约所禁止的战争时,行政院可就制裁提出建议。
--摘编自于琳琦《国际联盟的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宗旨的共同之处。
(2)与联合国相比较,国际联盟在组织和表决程序方面存在哪些缺陷使其宗旨难以实现?
《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写下《七子之歌·台湾》一诗:“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读了这首饱含爱国情感的诗作,请你说一说:
(1)台湾是怎样被割占的?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
(2)诗中“郑氏”指谁?“酷炎的夏日”指什么?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3)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近来少数“台独”分子气焰嚣张, “台独”活动愈演愈烈,你能用史实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有力的反击吗?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如果没有虎门销烟,也就不会有这场战争的爆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有人认为:“在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促进封建经济迅速解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但也有人认为:“在近代,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被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并没有加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对于上述两种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史实分析评论。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两次大的变动。请说出这两次变动分别发生的时间和标志,并结合史实说明两次变动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