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 A. |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
| B. | 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
| C. | 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
| D. | 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
据台湾《联合报》(2004年11月13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孙中山
| A.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 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
|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D.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
2001年7月2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是一百年前(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B.《辛丑条约》 | C.洗劫北京城 | D.镇压义和团运动 |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台湾问题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法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日俄战争 | D.抗日战争 |
《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
| 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主张 |
法国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这些史实最能说明罗马法
| A.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 B.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
| C.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 D.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