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 A. | 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
| B. | 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
| C. | 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
| D. | 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
《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
| 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
穆罕默德·阿里与凯末尔都试图通过学习西方使国家走向富强。其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①进行民主化改革②开办新式学校③发展工业④推动社会生活世俗化
|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
穆罕默德·阿里连年进行对外战争,这些战争
①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 ②逐渐动摇了阿里政权的根基
③加速了埃及近代化的进程 ④使埃及成为东方的强国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穆罕默德·阿里大力推行的文化改革包括
①大大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为埃及培养了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③彻底动摇了埃及的封建思想 ④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阿里在抵御了英法殖民侵略的同时,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具体表现是
①创办近代工厂 ②建立君主立宪制 ③翻译欧美国家的著作 ④大力发展海军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