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A. | 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
B. | 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
C. | 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
D. | 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
阅读《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简表》,从中能够得到的正确信息应是
A.中国侧重于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理论 |
B.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
C.中国近代化从沿海向内地扩散 |
D.中国逐渐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图是《潘趣》杂志1860年的漫画《新额尔金的弹子》,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漫画内容的是
A.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
B.英国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
C.英国侵占中国香港岛 |
D.英国支持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使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下列说法,不符合此观点的是
A.联邦政府内部分权制衡 | B.立法权的再度分割 |
C.各州和中央政府之间分权制衡 | D.南方诸州与北方诸州的分权制衡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533—1603)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A.葡萄牙 | B.西班牙 | C.荷兰 | D.英国 |
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
B.造纸术有助于人文精神的传播 |
C.火药推动了欧洲社会历史变革 |
D.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