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面当时(   )

A. 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 "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 "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明中叶至清末,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进行对话和交流,引发和加速了中华文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回答小(1)-(2)题。
唐太宗说:“隋末无道,上下相蒙,主则骄矜,臣惟谄佞。上不闻过,下不尽忠,至使社稷倾危,身死匹夫之手。朕拨乱反正,志在安人,平乱任武臣,守成委文吏,庶得各展器能,以匡不逮。”这段材料说明唐朝统治者
①吸取隋朝灭亡教训②重视人才的选拔任用
③鼓励群臣直言进谏④重文轻武以拨乱反正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时带来了望远镜和世界地图,并将《四书》译为拉丁文。随后又陆续有传教士东来,系统介绍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把《五经》等典籍译为拉丁文。在他们的引导下,徐光启等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科技。这说明
①明末清初开始出现西学东渐②西方文化在明末清初有重要影响
③西方知识界渴望了解中国文化④传教士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

A.中书门下和三司使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参知政事和枢密院 D.枢密院和三司使

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不管一般人是否读历史书,他们都必然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描述过去,尽管这种描述与真实的过去几乎毫不相符,但它仍然有助于人们确定其对政治和社会的看法。”美国历史学家贝克尔的这段话强调

A.人们没有办法发现真实的历史
B.历史是由个体的主观情感确定
C.违背历史真实的表述也有价值
D.历史书描述的历史较真实可信

图是古代雅典制作的陶瓶,从中不能读出

A.陶器制造较发达 B.人文思想较浓厚
C.城邦民主较完善 D.公民有强健体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