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羽毛颜色,为黑羽,为白羽,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和控制鸡的小腿长度,为短腿,为正常,但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1。
(1)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若让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2中出现中不同的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是。
(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和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是,在控制之死效应上,是。
(3)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研究人员对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据此推测,基因翻译时,可能会出现或,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在火鸡(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胚胎致死)。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
II.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转基因绵羊,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IX医用蛋白,其技术路线如图。
(1)由过程获得的为。
(2)在核移植前,必须先去掉卵母细胞的核。目的是,受体应选用期卵母细胞。
(3)进行胚胎移植时,代孕母羊对置入子宫的重组胚胎基本上不发生,这是为重组胚胎在代孕母羊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采用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理论上可获得无限个转基因绵羊,这是因为。
棉花的纤维的颜色棕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含量的高低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二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二对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棕色高酚品种和纯和的白色低酚品种杂交F1全是棕色高酚,子一代自交产生F2。(每空2分,共14分)
①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占②F2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
③F2中重组类型除棕色低酚外,还有占F2的
④F2白色高酚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占将F2中的白色高酚类型自交得F3,F3中的表现型有种,F3中不能稳定的白色高酚占
下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每空1分,共6分)
(1)翻译的场所是[ ]
(2)翻译的模板是[ ]
(3)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 ]
(4)转录的模板是[ ]
(5)转录的场所主要是
(6)翻译后的产物是
下图是番茄果色遗传图,请分析图解回答:(每空1分,共6分)
(1)番茄果色的遗传符合定律。
(2)黄果对红果是性,用R、r分别表示果色基因,那么亲本红果、黄果的基因型依次是。
(3)F1红果的基因型是,F2红果的基因型是,“?”处表现型是。
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b表示的结构是 ▲。
(2)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兴奋在A 、B间传递的信号物质是 ▲。
(3)神经纤维e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当神经纤维的e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 ▲,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 ▲,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上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