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九年级(2)班举行“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同学们积极发言,热烈讨论。
班会上,同学们展示了各自搜集的相关资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下面是其中的一个片段,你认为从这些事实材料中,他们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事 实 材 料 |
结 论 |
国家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按照有关少数民族的习惯制定放假办法;少数民族职工参加本民族重大节日活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放假,并照发工资。 |
例: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总人数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第十二届全国人大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13.6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
|
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民族自治地方有使用民族语言的广播电视机构154个,中央和地方电台每天用21种民族语言进行广播。 |
|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各省市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口支援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陆续建设了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 |
|
(2)班会上,同学们围绕着“民族团结教育”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最后,班长作了总结发言。你认为班长会从哪些方面来作总结发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3月22日晚,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在莫斯科克林姆林宫大礼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并致辞。这是中俄两国继互办“国家年”和“语言年”之后,举办的又一重大主题年活动。
据悉,今年寒假期间,俄罗斯中学生旅游团将到我国河南参观旅游,并特邀你所在学校负责全程接待和陪同。请你参加进,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向该旅行团成员推荐两项河南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可以送给朋友品尝的特产。
(2)作为接待者,你将如何向他们展示中国中学生的风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今年的主题是“绿色交通,清新空气”。不少地方都倡导单位封存公务车,市民停开私家车,选择低碳、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我国部分城市多数车辆依然奔驰,很少有人因“无车日”而将车休息一天。“无车日”遭遇“拥堵日”的尷尬。
(1)为倡导更多的人参与到无车日活动中,请你撰写一条宣传标语。
(2)你愿意选择绿色出行吗?为什么?(4分,两方面即可)
(3)为了让每天都是无车日,请你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4分,两方面即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3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这是我国首部老龄事业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到2053年将达到峰值4.87亿,比2010年增长7倍,占总人口的34.8%。届时,每3个人当中就会有1个60岁以上的老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
结合材料请回答:
(1)人口老龄化会给我国带来哪些问题?(两个方面即可,4分)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谈一谈如何结合老年人的特点,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依?(三个方面即可,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CHINA”现在已经成为各国新闻报道中的高频词,关于中国的方方面面都是国际媒体竞相报道、深入分析的对象。中国在伦敦奥运会的上的精彩表现、中国已成为美国学生赴国外留学的第二大目的地、“两会”期间提出的“中国梦、“7.5%”的经济增长目标将给世界带来新的“中国机遇”……频繁见诸报端的“CHINA”一词,体现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上两种不同观点进行评析。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材料二:我国已颁布的《刑法》、《民法通则》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写明本法“以宪法为依据”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五届全国人大在通过宪法的同时,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其他法律进行了修改,使得这些法律符合宪法规定。
材料三:《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3分)
(2)从三则材料所说明的问题,可以看出宪法的地位如何?(3分)
(3)宪法的地位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