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
送给老师的歌
多少欢聚,
又多少离别,
汇集在你生命的长河……
多少忧愁,
又多少喜悦,
交织在你无怨的岁月……
日日夜夜,
你总做着希望的梦;
风里雨里,
你总唱着痴情的歌。
直到满头的青丝变成了白发,
直到每一片心田都开出花朵……
记得蒲公英和七里香
开满夏日山谷的时节,
你背着我们
一一涉过涨水的小河;
记得鲜艳的红领巾
第一次飘荡在我的前胸,
你无声的目光
传递给我多少温热;
记得母校那一片美丽的绿阴,
在绿阴下,你喃喃地说——
我爱这春天,
更爱这每一片绿叶。
啊,有多少欣慰,
有多少疼爱,
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
带着多少期待,
多少嘱托,
你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
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
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你用颤抖的声音鼓励着我们——
去吧,勇敢的孩子们!
向着你们明天的生活……这首诗应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
A急促 B高亢 C舒缓 D低沉请从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两方面赏析诗中划线句子“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中的老师是怎样的形象?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春尽途中 杜牧
田园不事来游宦,故国谁教尔别离?
独倚关亭还把酒,一年春尽送春时。
(1)第三句中“独”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请结合“故园谁教尔别离?”一句指出这句全诗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南湖早春①(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②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③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元和十年( 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
②返照:阳光倒影。③不道:不是说。
(1)《南湖早春》前六句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明媚动人的南湖早春图,请你借助想象描绘出颔联中美丽的画面。
(2)我们学过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同样是描写早春之景,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赏析《宫词)一诗,完成小题。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2)请赏析诗作的最后两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试题。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两句选择典型形象描写景物,很有特色。试作简要赏析。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苏轼的《浣溪沙》一词,完成后面题目。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① ,牛衣②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③。敲门试问野人④家。
【注】该词是苏轼在徐州作官所写。按当时风俗,天大旱,地方官员要向天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这首词是苏轼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①缫(sāo)车:缫丝车,抽丝工具。②牛衣: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③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④野人:农夫。 全词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仅 一句就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上片写初夏田园风光,请描绘“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的景象。
虽然旅途疲惫,但词人作为一方父母官仍展现出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除此以外你还读出哪些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