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三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谁的什么发明?他在英国引发的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被称为什么?
(2)图二反映的内容属于哪一条约?它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3)图三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此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4)根据以上三幅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香港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
1929年至l933年多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产阶级统治者纷纷寻找出路。下面是一组反映美国和日本这两个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危机之后一段历史的图片,请认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6分)
二战前 |
二战中 |
二战后 |
![]()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
![]() 美国在长崎投下第 二颗原子弹 |
![]() 美国学生在使用计算机 |
![]() 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少年 |
![]() 日本偷袭珍珠港示意图 |
![]()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
(1)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
(2)在二战中,美国和日本分别属于哪个战争阵营?它们参与二战的结果怎样?
(3)战后的五六十年代字美国和日本经济都获得了持续、较快发展。请简要分析美、日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共同原因。(回答两点即可)
(4)综合上述材料,以上两国崛起的成功经验,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时间碑刻成历史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块狭长地带,聚集了一万多家公司,其中大部分公司都是以设计和制造电脑芯片为主,人们把这一地区称为“硅谷”。有人统计,1996年,这里每24小时就产生62名百万富翁;l99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硅谷”的发展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
(1) 据材料一,说说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 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举国上下的共同目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使我国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你有何好建议?
(3) 材料二:近期,央视记者柴静拍摄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引爆了整个中国,直奔两会热点话题。环保话题再度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柴静的《穹顶之下》将“雾霾”赤裸裸地呈现在了大众眼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世界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看,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
(4)就如何解决以上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
中国军民 |
苏联军民 |
英国官兵 |
美国官兵 |
德国官兵 |
日本官兵 |
2100多万 |
2700多万 |
37.5万 |
40.5万 |
1360万 |
274.7万 |
材料二 从美国的利益出发,布什政府对一些国际条约拒签的拒签、毁约的毁约、修改的修改;……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
(1) 依据材料一,请你分别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和标志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历史事件。
(2) 依据材料二,你认为当今世界威胁人类进步和安全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
(4)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你认为中国应做出哪些努力?
阅读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二1933年3月……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紧急救助署关注在挣扎的人们;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的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
——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
(1)为了改正材料一中的错误,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主要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文中的“他”是谁?“他制订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的目的和中心措施分别是什么?
(3)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成效是什么?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
请回答:
(1)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指出“皇帝倒了”的含义和影响。
(2)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有何深刻寓意?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中共哪次会议上作出的?概述对外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