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或称东盟10+1。是指由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的10个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材料二 “前30年看沿海,后30年看沿边”, 矿产、生物、水能等资源丰富的云南省以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边贸发展迅速,东盟成为云南第一大贸易伙伴。
材料三 云南省示意图

(1)东南亚示意图中,A岛南侧海水较北侧深的原因是        。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等。
(2)云南示意图中,甲处是       ,此处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谚语,此谚语反映的自然带变化规律是                  。
(3)澜沧江是重要的国际性河流,其主要补给水源是              ,在该流域开发利用中,上游河段重点开发       资源,需重点防范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这种环境问题成因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4)东盟诸国中新加坡的经济水平最高,石油化工是其支柱产业之一,该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等。
(5)“昆曼公路”(昆明——曼谷)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建设的多个重点项目之一。结合所学地理知识,简述该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材料三 气候资料表。

(1)材料一表示的是___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2分)
(2)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常年在材料一中的⑥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________。
(3)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与材料三丙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________,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二中20 ℃等温线在大陆的西侧向北弯曲,其主要原因是受______的影响。
(6)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
A.甲地适宜种植棉花
B.乙地适宜发展水田农业
C.丙地河流的主汛期在冬季
D.为了保证水稻稳产高产,丙地更需要修建水库
E.丁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郁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M地昼长为
(5)Q地位于M的方向。
(6)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方向。
(7)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用折线)。

图A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2)分析乙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草绘的当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材料二该地理兴趣小组对所在城市农产产销状况进行调查,得出如下数据:

(1)该学校最可能位于我国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成都平原 B、渭河平原 C、太湖平原 D、东北平原
(2)根据材料二,在距离该城市1千米的耕地上,从经济效益考虑,最适宜种的作物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A、B两点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发现当地居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果较差,可能是什么原因?
(5)该兴趣小组发现当地大量种植甘蔗,而我国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种植较少。请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地种植甘蔗的优越条件。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Y市所在地一月盛行____________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Y市附近河流主汛期在一月还是七月,为什么?(8分)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3)图中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4)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