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高一涵在《欧洲政治思想史》中写道:“他这种调剂均平的用意很可钦佩,可惜他的建议仍然脱不掉以富人为政治中心的弊端,结果贵族的权力仍然大盛,不久又生出阶级的战争。”与作者评述相关的改革内容是(   )

A.进一步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
B.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C.根据财产多少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D.实行“陶片放逐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名著《传记集》中指出,“……全希腊人的公款,竟被从提洛岛弄了出来,为雅典一邦据为己有了……希腊真是受了奇耻大辱,她显然正遭到暴君的独裁统治。她眼见自己迫不得已献出的军费,竟被用来把我们的城市粉饰的金碧辉煌,活像一个摆阔气的女人似的,浑身载满贵重的宝石、雕像和价值累万的庙宇。” 这说明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

A.民主只限于公民范围内 B.公职人员侵吞公款盛行
C.用贡金装点自己的城市 D.对内实行民主,对外谋求霸权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③“制其钱谷,收其精兵”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中国古代的官衔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扶军安民”而名。从名称寓意来看,“行省”应是

A.地方的自制机构 B.中央的派出机构 C.皇帝的顾问机构 D.中央的监察机构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与这一论断无关的历史事件是

A.确立王位世袭制 B.创立郡县制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开创科举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