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由两岸故宫博物院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图。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表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迁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 |
B.第二次迁移: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 |
C.第三次迁移: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
D.第四次迁移: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 |
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结合下表,这一时期( )
1936年 |
1937年 |
1938年 |
|
棉纺织业 |
100 |
87 |
68 |
面粉业 |
100 |
75 |
75 |
机器业 |
100 |
96 |
50 |
各业平均 |
100 |
85 |
79 |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中说:“……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
②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近代企业
③欧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中华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从下表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列强放弃对华经济侵略是纺织业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 |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提出促进了纺织业发展 |
C.民国初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
D.民国初年纺织业部门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
据记载:“从1900—1911年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 |
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
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 |
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
在探究西方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过程中,甲同学根据1866年创办的民营机器厂——发昌机器厂,依靠向外商船厂承接装配船用零件而发展起来,得出外国在华企业对中国民族工业起着辐射作用的结论;乙同学根据该厂因竞争不过英商船厂,于1899年为英商耶松船厂所吞并,得出外国在华资本阻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结论。下列评价中最为合理的是( )
A.两位同学结论相互矛盾 |
B.甲结论不全面,乙结论成立 |
C.两位同学认识都不全面 |
D.甲结论成立,乙结论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