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由两岸故宫博物院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图。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表述错误的是( )
| A.第一次迁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 |
| B.第二次迁移: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 |
| C.第三次迁移: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
| D.第四次迁移: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 |
中共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曾全文刊登了中央审计委员会对瑞金等地国企的审计报告:“一般的缺点是不明了本身在苏维埃经济上的性质和作用,不知道也不考察产品的成本,不知计算盈亏,有钱就用,没有钱就向国家主管机关要”。这段材料可以佐证
| A.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性 | B.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 C.共产党政权的独立性 | D.抗日根据地的自律性 |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电话局明信片,它不能说明
| A.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 |
| B.通讯工具的变迁 |
| C.辛亥革命后社会的进步 |
| D.印刷技术的进步 |
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辫运动”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辫发之争”主要反映了
| A.激烈的政治斗争 | B.国人的文明程度 |
| C.欧风美雨的冲击 | D.历史的发展进步 |
“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 A.寓强于富 | B.实业救国 | C.中体西用 | D.突出民生 |
“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中国传统政治最早分野是
| A.三公九卿制 | B.中外朝制度 |
| C.三省六部制 | D.内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