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B.华沙条约组织 |
C.欧洲共同体 | D.不结盟运动 |
邓小平说过:“如果有同志参加过十年苏维埃时期的内战,就会懂得…都是处于敌人四面包围中作战。敌人的方针就是要扭在苏区边缘和苏区里面打,尽情地消耗我苏区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我们陷于枯竭,即使取得军事上若干胜利,也不能持久。”这说明
A.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 | B.军事上的胜利没有意义 |
C.资源枯竭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错误 |
19世纪末一份传单写道:“海禁大开以来,泰西传教通商,凡我二十一省,…不应侮弄祠堂,不应袒护教民,不应动摇边疆。…予实义愤所迫,委身以报君王。”传单反映了
A.反对帝国主义对华的经济侵略 | B.“扶清灭洋”的基本思想 |
C.“义和团”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 D.民众思想保守有仇洋偏见 |
英国海军对华方略中写道:“这些行动的目的是双重的:首先,是以截断沿海贸易来困扰中国政府;其次,尽可能多多掌握中国人的财产,用以保证中国政府答应(我方)提出来的要求。…帝国所有沿海省份都会痛切感受贸易停顿的影响的。”围绕此方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方略运用于鸦片战争时期 |
B.此方略运用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
C.反映该战争的性质为商业贸易战争 |
D.战争结束后确立了广州“一口通商”的地位 |
欧洲近代史上某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宪法
A.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 B.是德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标志 |
C.标志着代议制民主的形成 | D.是法国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
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国会对总统、副总统及官员有弹劾权,提出弹劾之权属于众议院,审判弹劾之权属于参议院。”这反映了
A.分权制衡 | B.司法独立 |
C.自由平等 | D.人民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