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雅》是《诗经》的精粹,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②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
③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④《西游记》和《水浒传》为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立楷模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①发明了造纸技术②打破了“坊”、“市”的界限
③发明了印刷技术 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某中学生参加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节目,有一题关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 B.“司南”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 |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
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马年”,下图是“马年”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字体设计具有汉字的象形特征 |
B.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
C.体现了中国画工笔重彩的风格 |
D.内含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