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二年学者张素民提出:“……我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所谓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这与亚当斯密之自由放任政策完全相反。……换句话说,即是统制经济。中国今日之觋代化,宜急起直追,努力进行,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下列说法与材料主张不相符的是( )
A.实行统制经济发展模式 |
B.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
C.大力发展官僚资本主义以求取现代化 |
D.避免西方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 |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1940年5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自忠在一次会战中与日寇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周恩来称为“全国军人楷模”。这场会战是()
A.淞沪会战 | B.太原会战 | C.徐州会战 | D.枣宜会战 |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 | B.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 |
C.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中国资本阶级 | D.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 |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