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商周遗址中出土了青铜农具,说明当时农业中普遍使用青铜工具 |
B.1841年-1903年清朝关税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从11%增至32%,说明清朝财政收入的结构发生变化 |
C.阿里仿效欧洲国家建立了行政机构,表明埃及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
D.赫鲁晓夫时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与1945—1953年相比增加了62%,说明苏联工农业比例失调问题得到了解决 |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该言论旨在
A.维护儒学独尊地位 | B.反对文人参加科举 |
C.大力提倡求实学风 | D.强调加强自身修养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这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有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君主专制空前强化③经世致用思想影响 ④西学东渐影响 ⑤抗清斗争实践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李贽自称“异端”,对封建正统思想关于李贽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与道学家的思想相同 |
B.实际上是一种突出个性解放的思想 |
C.是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流派 |
D.是资本主义经济在思想领域的体现 |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
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
D.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 |
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要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必须要有一套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的基本价值体系。为形成这套价值体系,汉武帝
A.燔诗书,明法令 | B.罢百家,尊儒术 |
C.立中正,定九品 | D.正君心,致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