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人大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宪法日”,依法治国再迈新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
——摘编自张晋藩著:《中国宪法史》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土地革命期间,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既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和独立的历史使命,又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性特征。
——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中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曲折的历史原因。
法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罗马的自然法不是司法实践的产物,而是哲学的结晶。斯多噶派(注:流行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欧洲哲学思想流派)发展了具体体现为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这一法律优先于国家本身,任何擅自亵渎它的统治者必然成为暴君。
——P.L.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古罗马的自然法提出什么重要主张?以启蒙运动为例,说明这些主张在近代民主思想中的体现。
西方近代民主法制的发展与各国的国情相关。英美两国是近代历史上较早建立起民主制度的国家,《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执着英国民主政治的滥觞,而《1787年宪法》则为美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牢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并说明美国形成这一政治制度的原因。
近代英国、美国国家体制比较
英国 |
美国 |
|
政体 |
||
权力结构 |
三权分立 |
|
国家结构 |
中央集权 |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个。其中主要包括《宪法》(82年修订)《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国务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等 ,还包括商标法、专利法、森林法、民法通则等一大批用以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规,社会基本秩序得以恢复。特别是“八二宪法”的制定和颁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法治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和法律框架。……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第二个立法高峰。这一时期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仅1993、1994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外贸易法、注册会计师法、预算法、农业法、仲裁法、审计法、广告法等。这一工作到上一世纪末基本完成,也就是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用以规范、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框架。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后两次立法高峰的特点及其原因。阅读图表,从“历史上的法制文明成就”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并对这4个关键词进行简要解释
关键词一览表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简要解释逻辑清晰。
示例:
关键词:雅典公民大会法国国民议会国会
主题:立法机构
补充关键词:中华民国参议院(或美国众议院)
简要解释:(应对所选关键词和补充的关键词简要解释,从略)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两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14分)
片段一: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2)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为什么?
片段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3)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4)如何评价该宪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两年半以来,世界的一大部分正在遭受着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破坏。……
在这场斗争中,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
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摘自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
材料2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
……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同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做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摘自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回答:
(1)料1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上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哪一方的观点较符合实际?
(3)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如何评价?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二:美国人被迫出售私人汽车
图三: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
(1)图二和图三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罗斯福政府采取什么对策?其实质是什么?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会门下。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这些与当时国民党的统治制度形成了鲜明对照,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并得到人民的拥护。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根据以上图文资料,分别指出其政体的性质。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图的政体在权力结构上有何异同?
(3)材料一和材料四的国家分别采取哪些重要措施来保障公民可以参政议政的?
(4)材料一宣称其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