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考古界对安徽阜阳地区双古堆墓葬进行发掘清理后,根据墓葬中出土的漆器、铜器上“汝阴候”铭文和“十一年”纪年,对照《史记》、《汉书》,确定双古堆为西汉第二代汝阴候夏侯灶及其妻子的墓。这表明

A.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前提
B.历史结论的得出需要多方面印证
C.历史记载比考古资料更具可信度
D.历史记载与考古资料的记录一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历史文化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由此不能得出(  )

A.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农产品商品化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清末以来中国商店的门前往往有下面这副对联:“经营不让陶朱(注:春秋时期大商人)富,货殖何妨子贡贤。”这说明当时社会(  )

A.崇尚“富而好礼” B.士商地位完全平等
C.鄙视“货殖功利” D.重农抑商观念废弃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的历史特征。据此推断这个朝代是(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官营手工业逐渐失去主导地位
○出现“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载:明代中叶,“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光绪《富阳县志》载:“熙攘往来,编审(人丁调查和登记制度)不行,版图之籍亦莫可得而稽矣。”上述材料反映了(  )

A.明清时期,农民依附关系不断加强
B.由明至晚清农村赋税缴纳以土地为主
C.明朝以来,政府农民迁徙限制逐渐松弛
D.近代农村赋税制度经历了根本性变革

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既无官署,又无专官,更不许设书吏和办事人员。其成员都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指定,均为兼职。该机构是(  )

A.军机处 B.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南书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