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
材料三: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四:……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3)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观点认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两次社会革命、两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试结合史实论证这一观点。除上述因素外,促使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材料二有一幅漫画,图中的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在起劲地扳手腕,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赫鲁晓夫满头大汗……
材料三尼克松说:“……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盟国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在涉及其他方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他还说:“过去25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请回答:
(1)杜鲁门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尼克松所说的“巨大变化”又指什么?
(2)材料2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起劲地扳手腕,说明了什么?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反映了什么?赫鲁晓夫头上的汗滴又说明了什么?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不同点和本质上的相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法国。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下割给别国。”
——《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法国的财产还多得多。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蛋的做法,主张既要维持德国经济于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
——《历史教学》
材料三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地说:“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困苦的异教徒。”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说起话来像个基督耶酥,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劳合·乔治对克里孟梭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实质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2)结合材料分析美国反对法国的赔款要求的原因有哪些?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克里孟梭的话?结合材料一、二加以说明。
(4)结合上述材料一、二、三,分析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三国矛盾斗争的特点。

读下图,完成问题: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连环图
(1)在这一人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___。输入这一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__。
(2)该图中属于第一产业的有___________,接产品性质分,丝厂和糖厂属于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符合我国古代丝绸业发展状况的有(  )

A.战国时期已有美丽的丝织品
B.西汉的丝织品有锦、绣、绢、纱
C.隋唐时期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帛织品
D.北宋时期丝织水平最高的地区是四川

(4)该生产连环图从哲学上说明了什么道理?
(5)试从经济常识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加入WTO后,对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9·11”事件震惊了美国和整个世界。事件发生后,纽约证券交易所停止了交易,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世界多处证券所停止了交易,仍在交易的几家证券交易中心主要金融指数狂跌。美国一份调查报告认为:美国被袭击事件所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将在1万亿美元左右。
材料二: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元区各国货币逐渐回收。到2002年7月1日,欧元区12国的3.06亿欧洲人将使用统一的货币,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迈出的重要一步。
材料三: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与会各成员国领导人对亚太地区经济的中长期前景表示乐观,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会议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请完成:
(1)上述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分析美国被袭击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损失的原因。
(3)运用政治常识的观点,分析欧元区各国和APEC成员国能开展有效经济合作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