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隋唐时期,我国医学家孙思邈在一个地区发现,当地的富人中有很多人患有脚气病,这种病人一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孙思邈称之为“富病”。当地的穷人中有很多人皮肤粗糙,患有“雀目”,孙思邈称之为“穷病”。孙思邈后来通过食物疗法,治好了“穷病”和“富病”。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
(1)“穷病”主要是缺乏什么营养成分引起的?“雀目”是什么病?食物疗法应怎样进行?
(2)“富病”主要是缺乏什么营养成分引起的?食物疗法应怎样进行?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证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1)害虫种群中存在个体抗药性的,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的。
(2)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作用。
(3)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来实现的。杀虫剂选择了害虫中具有(即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即适者生存),而具有(具有不抗药性)的个体死亡。这就是。由此可见,生物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生物的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里得到积累和加强。所以说,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的进化方向。

为了探索生命起源的问题,各国科学家进行了多种实验,比较著名的实验是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合成有机物的实验。米勒设计了一套装置,他先将装置中的空气抽出,然后通入甲烷、氨、水蒸气等,并在装置中多次连续火花放电,经过了一段时间,在装置中检验出了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他为探索生命起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1)向实验装置中通入的甲烷、氨、水蒸气等气体相当于原始地球表面的____ ____,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有;在装置中多次连续火花放电相当于原始地球上的________现象;实验装置中检验出的氨基酸是一种________物质,在实验装置里形成的液体相当于
(2)米勒的这个实验表明了: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由________物质形成________物质是可能的。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尺蠖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地区
浅色桦尺蠖
深色桦尺蠖
释放
回收
释放
回收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
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1)桦尺蠖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浅色桦尺蠖和深色桦尺蠖是一对。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蠖体色变深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解释,这种体色的形成的结果。
(2)桦尺蠖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发育。
(3)桦尺蠖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针对桦尺蠖的生活史,消灭桦尺蠖的最佳时机是在时期。目前对它的防治主要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它们的天敌。这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如果能利用鸟类和细菌等天敌来消灭桦尺蠖,就能够很好的保护环境,这种方法属于法。
(4)要防止类似悲剧的发生,应尽量减少等燃料燃烧的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防治和处理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远离大陆的克格伦岛上经常刮暴风,岛上树木花草都很低矮,这里的昆虫有的无翅,有的残翅。请分析:
(1)该岛昆虫的祖先存在个体,有的有翅,有的无翅或残翅。这体现了生物的变异方向一般是的。刮大风时,的昆虫会被风刮到海水里淹死,这些个体(有翅的昆虫)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而具有个体(即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能够在暴风的岛屿生存下来,并且,在这里,能够遗传的为昆虫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对这个岛上的昆虫起了选择作用。
(2)暴风对昆虫两种翅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叫做,而这种作用是的。这是通过昆虫与大风之间的而实现的。

根据“平衡膳食宝塔”为自己设计一天三餐的食谱,并写出这样设计的根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