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倒平板时,需要等待平板冷却          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后者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          ,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菌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由            细胞繁殖而来的形态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2)对月季进行组织培养时,适宜花药培养的时期是        期,为确定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镜检时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           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l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4)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中,要将胡萝卜进行粉碎和干燥的目的是           ;得到的萃取液需要用             方法进行浓缩。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图示中,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⑴图乙的结构名称是,兴奋传递的方向为(A→B,B→A)。图乙为图甲中(a、b、c、d、e、f)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⑵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⑶图乙中A、B之间充满的液体为,如果在图乙中A和B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B处发生的变化是(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与结构B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结构B膜电位发生变化,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某种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A组F2中出现了矮秆抗病(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
基因通过自由组合。
⑵ 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品种是组。
⑶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Ⅱ类,通过矮秆抗病Ⅱ获得可育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⑷假设A组杂交育种中涉及到n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各自独立遗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F2表现型共有种。从F2代起,一般还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
⑸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杆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变还是环境影响(只需写实验步骤)。

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图2为对某一家族中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甲病)和另一种遗传病(乙病)调查后得到的遗传系谱图。调查发现Ⅰ-4的家族中没有乙病史。试回答(以A与a、B与b依次表示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及等位基因)。

⑴图1中①②表示遗传信息流动过程,①发生的时期是,②发生的场所是;β链碱基组成为
⑵若图1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判断的依椐为。该病来源于基因突变,合成了异常血红蛋白导致红细胞结构异常,影响正常功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该病十分罕见,严重缺氧时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和有害性特点。
⑷若Ⅲ-2与Ⅲ-3婚配,U同时患两种病女孩的可能性为;若U已有一个两病兼发的哥哥,则U正常的可能性为
⑸假设某地区人群中10000人当中有一个甲病患者,若Ⅲ-1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患甲病小孩的概率是(用分数表示)。

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内填入图中序号

⑴图中所示的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而不是蓝藻细胞,其理由是
⑵若这是叶肉细胞,正处于光照下,则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糖类的部位是[ ],完成此生理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突然停止光照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4],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且细胞所处环境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停止ATP的合成,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⑶若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则[ ]和[ ]会消失,不存在的细胞器有[ ]和液泡。
⑷若这是根毛区细胞,正处于营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吸收Mg+的方式是,与其吸收Mg+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和[ ],因为进行此生理活动需要前者提供能量,后者提供    
⑸如果要进行细胞融合实验,首先需要对细胞壁进行处理,细胞融合后,在细胞壁恢复过程中起最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
⑹从细胞的结构方面分析,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发生质壁分离的因是 

下图为某家族患甲病(A、a表示)和乙病(B、b表示)的遗传家系图,请回答:
(1)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致病基因为           性基因;Ⅰ2的基因型为,Ⅲ2的基因型为;若 Ⅱ5与另一正常人结婚,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

(2)研究发现,甲病是由基因的生化突变引起的,与正常 酶1比较,失去活性的酶1氨基酸序列有两个突变位点,如下图:据图推测,a基因突变为A基因时,导致①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导致②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失活的酶1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正常酶1,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蛋白质合成

(3) Ⅲ4号男性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表现正常,与表现型正常的女性婚配,你认为其后代是否会患该病?请用遗传图解证明并作简要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