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腐乳制作的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许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___________状真菌。
(2)腐乳制作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_________________。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
(4)加盐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5)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分裂间期是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等物质积累的过程。
⑴在DNA的复制过程中,DNA在的作用下,键断裂,使双螺旋解开成为两条单链,并以每一条单链为模板,采用复制方式合成子代DNA分子。新合成的DNA与模板DNA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某基因中的一段序列为……TAT GAG CTC GAG TAT……,据下表提供的遗传密码推测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该编码过程
密码子 |
CAC |
UAU |
AUA |
CUC |
GUG |
UCC |
GAG |
氨基酸 |
组氨酸 |
酪氨酸 |
异亮氨酸 |
亮氨酸 |
缬氨酸 |
丝氨酸 |
谷氨酸 |
发生的场所为___________。它与DNA的复制过程的不同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说出二点)。
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根据图B中所示的细胞可判断该动物的性别是
(2)图A中a~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图B中表示二倍体体细胞分裂图形是。
(3)图A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B中的,图B中丙所示的细胞有个染色体组。
(4)图A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B中的→过程。
(5)符合图A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
与图A中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9分)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如下图甲所示,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Y物质是________。
(2)乙图所示植物浸泡在完全培养液中的细胞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写标号)。
(3)甲图中①过程是在___________上进行的,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
(4)甲图①~⑤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增多的过程是________(写标号)。
(5)若将乙图装置中质量分数为1%的NaHCO3溶液(可为植物提供CO2)换成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可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CO2),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完整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制成悬浮液,分别加入2支试管中,标号为1号、2号。在1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溶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NaHCO3溶液,给予充足光照,观察到的现象是1号试管_ _,2号试管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 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
C.产生的变异对生物均不利 | D.在显微镜下都可观察到变异状况 |
(10分)(精选考题·福州一次质检)早春季节,农民在水稻播种之前要进行催芽,即先用温
水将水稻种子浸泡几小时(非恒温,让其自然变凉),再堆放在一起,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好。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要常掀开薄膜,并经常进行翻种。请根据上面材料回答问题:
(1)必须用一定温度的水浸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翻种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氧气和散热,这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造成烂芽和烂
根。
(3)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Ⅰ.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氧气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
只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CO2不吸收O2。
Ⅱ.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水稻种子、带橡皮塞的玻璃罩2只、100 mL的烧杯4个、2根
弯曲的其中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蒸馏水、凡士林。
Ⅲ.实验方法:按照装置一图将实验材料和用具装好。如想得到预期的实验结论,必须
同时设计另一组实验装置即装置二,请指出应如何设计。(在方框内绘出装置二的图示
并做好相应标注)
Ⅳ.完成如下表格,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请描述装置一和二中液滴移动状
况)
实验现象 |
结 论 |
一左移,二不移动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③________________ |
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