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大跃进时期的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
(浙江杭州卷)小明在复习《历史与社会》“中国抗日战争”一课时,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最主要内容是()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
舒国惠在《红色大地》中记载:“对张学良来说,蒋介石反共和拖抗日后腿的做法,到1936年秋天时已忍无可忍”,这个晚动感情的人是东北军的头领,东北军的士兵特别反日,因为他们在东北的家乡,在______之后就被日本军队占领。”
A.九一八事变 | B.一·二八事变 |
C.七七事变 | D.八一三事变 |
(广西来宾卷)(2015·广西来宾)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一大特色。以下某旅行社起草的景点介绍正确的是()
A.遵义——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B.吴起镇——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
C.南昌——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
D.井冈山——党的诞生地 |
(2015·湖南衡阳)红军在长征途中,下列哪一事件初步扭转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
A.湘江之战 | B.通道转兵 |
C.遵义会议 | D.巧渡金沙江 |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以下关于“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使红军打退了敌人的第五次“围剿” |
B.它为中共遵义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 |
C.它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D.它体现了红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