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描述了四家思想流派的起源状况如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家产生环境特殊,流传时间最为久远 |
| B.墨家受儒家影响巨大,同样拥护宗法伦理 |
| C.法家异地而同心,与当时社会现实最适应 |
| D.商朝旧贵族被封楚地,道家有殷商遗民背景 |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写到:皇帝祭天是每年的大典礼,东汉以后规定祭天大典在国都南郊举行,都城布局逐渐由东西向改为南北向。隋唐以后的中央官署逐步集中在宫城附近。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A.都城布局由东向西适应了分封制的需要 |
| B.出于都城整齐美观的需要 |
| C.为更好地适应皇权统治的需要 |
| D.根源于儒家思想内容的不断丰富 |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主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墓内发现了186具人殉,另有3000多件珍贵文物,但铁器只有很简陋的几件。这说明()
| A.秦国经济较其它诸侯先进 | B.秦国政权聚敛资源能力强 |
| C.秦国盛行落后的人殉制度 | D.秦国政权重视农业的发展 |
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现象最早出现在()
| A.美国 | B.英国 | C.日本 | D.德国 |
对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
| B.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
| C.经济发展呈现“滞胀”现象 |
|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
在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
|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