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
A.三国轴心最终形成 |
B.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
C.慕尼黑协定的后果 |
D.德国即将进攻波兰 |
美国成功地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保持了地方的创造性。主要原因是采取了
A.总统制 | B.联邦制 | C.君主立宪制 | D.民主共和制 |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它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联邦政府的组成 | B.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 |
C.联邦法律至上 | D.行政、立法、司法的分权制衡 |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B.英王可不经议会同意直接对外宣战 |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只对英王负责 |
D.首相是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 B.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
C.它属于罗马公民法 | D.它是哲学思辨的产物 |
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做出应战决定的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 B.五百人会议 | C.十将军委员会 | D.陪审法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