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9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出:“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三大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    )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转变救国探索方略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D.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历史学家认为:“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 B.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
C.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D.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

《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其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都必须接受贷款。对此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改革方法“一刀切”的做法使解困之举变成了变相剥削
B.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
C.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
D.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不满


右图是被石油污染的海鸟,据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过程中忽视环境问题导致的恶果
B.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经济和环境发展相协调
C.增强环保意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的关键
D.大力发展环保科技,尽力减少环境污染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乘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很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这主要反映了()

A.工业革命的成果丰富了民众生活
B.自然环境的恶化是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
C.轮船的发明推动了水上运输事业的发展
D.第三次科技革命对自然环境破坏十分严重

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推动了耕地的扩展
B.明清统治者奖励垦荒
C.垦荒过程中环境遭到很大的破坏
D.垦荒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