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由于目前存在的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美国试图与中国改善关系
B.美国坚持孤立中国的政策
C.美国认为美中矛盾大于中苏矛盾
D.美国希望瓦解中苏同盟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共产党人这时在中国东南部进行活动,他们从民众中取得力量,并通过没收和分配大地产的有条不紊的政策,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从贫苦农民那里得到支持。”材料中的“这时”应指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此文发表的背景是

A.德国强租胶州湾
B.巴黎和会决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C.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D.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妥协卖国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各式各样的现代化思想和政治运动,其能掀起人心于一时者大抵以民族主义为出发点,并基本上假借民族主义的动力。”下列口号与此不符的是

A.“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C.“打倒孔家店! ”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意识到变革制度的迫切性
B.传统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C.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彻底粉碎
D.促进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

下图是一位晚清乡村知识分子在 1893年的日记,这说明了当时

A.“开眼看世界”得到广泛认同
B.传统抑商观念趋于弱化
C.作者认同实业救国思潮
D.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