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据外媒2015年3月22日报道称,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表示可能将在“可能预见的未来”展开攻势。而就在前一日,美英两国同时宣布向乌克兰派遣士兵帮助训练乌国军队,在乌境内展开军事培训工作。就在俄罗斯大规模庆祝克里米亚入俄一周年之际,美英联盟如此“高调”支援乌克兰政府军,乌民间武装又抛出“进攻”言论,不禁让人对乌局势以及美国对乌政策是否发生“转变”产生猜想。
而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美国对乌培训行动此前一直没有启动,是担心此举会刺激普京。但近日普京频频“大秀肌肉”,不仅在黑海、克里米亚等多地举行实战军事演习,还下令俄北方舰队及伞兵部队进入全面戒备状态。普京的“不甘示弱”着实刺激了美方,促使美国将对乌援助公开进行,“意在向俄罗斯表明普京‘削弱邻国、将克里姆林宫的控制强加于人’不会再得到容忍。同时也向莫斯科表明,英国与西方将准备继续支援基辅政府”。
——摘自新浪新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乌克兰危机爆发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乌克兰危机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列几位人物。
①------《海国图志》一书的作者②------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③------著有《新学伪经考》 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⑤-----《新青年》的创办者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五位代表人物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五个派别。其中②③④分别代表什么派别?
(2)分别概述编号①③④所代表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
(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
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史记》记载,陆贾常常在刘邦面前引述《论语》《尚书》等古代典籍。刘邦呵斥他说:“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唇相讥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于是,刘邦让他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和历史上治乱的缘故。他便
写下了《新语》十二篇,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使得刘邦不得不称善。
——《史记》卷九十七
材料二“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明)李贽《续焚书》
材料三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在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五十七周年祭孔大典前夕,备受世人关注的孔子标准像于孔子故里曲阜揭幕。——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儒学为什么会受到重视?
(2)材料二中作者是如何认识儒学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材料 一、二、四,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22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2)图二、图三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在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3)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结合材料一,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更有利于选拔人才?(4分)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与王权的关系较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材料二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摈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这通过三个方面的“革命解决”,即王位继承问题的解决、“宪法解决”和“财政解决”,对中央权利结构作了重大而适度的调整。
光荣革命取得了重大成功,它遏止了168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制形式继承下来,国王继续保持了许多重要权力,……但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种权力,一遇冲突,只要议会采取不妥协和动用财政手段,总能迫使国王屈服,国家主权的重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移到议会一边。
材料三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的出现。马克思《资产阶级革命和反革命》
材料四法国启蒙剧作家博马舍在他的《费加罗的婚礼》中为主人公,作为贵族仆人的费加罗安排了一段自白:“因为您是大贵族,你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你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除去从娘胎中出来时用过一些力气之外,你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我,湮没在无声无息的广大人群中,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施展出来的学问和本领,就足够统治整个西班牙一百年还有富余,您居然想跟我来争夺果实?”
(1)材料一中,复辟政府的政策有何特点?原因何在?
(2)简要说明英国资产阶级为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经历了哪些反复斗争?发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形成了哪些反映“欧洲新社会”的具体政治制度?
(4)材料四种费加罗的这段自白反映了法国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路易十六读过剧本后惊呼:“这个剧本的上演就会产生危险!”,你认为他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5)使大贵族洋洋得意的“门第、财产、爵位、高官”等特权在大革命中被革命浪潮击得粉碎,代之以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概括说明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国的政治体制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并说明启蒙思想的两部法律性文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