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 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 |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
1924年,孙中山在他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中提到“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这说明
A.孙中山决定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
B.民生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色彩 |
C.孙中山推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
D.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一致 |
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提倡的“新史学”宗旨相去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旨是
A.充当帝王的“政治教科书” | B.让国民从中受益 |
C.复兴传统史学 | D.宣传历史进化论 |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