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均田令规定,奴婢按编户民标准授田,但要求 “奴从耕,婢从织”。北齐均田令规定“奴婢限外不课田者皆不输”。隋承齐制,大业元年(605)又规定“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依附民)之课”。这意味着( )
A. |
均田制逐渐遭到破坏 |
B. |
北齐奴婢不再授田 |
C. |
承担赋役是授田前提 |
D. |
隋代废除定额租调 |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
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C.社会发展规律 |
D.“天人感应”理论 |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 B.有理而后有气 |
C.宇宙便是吾心 |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如图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
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
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