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
A |
O2 |
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NaOH |
Ca(OH)2 |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
C |
NaCl |
Na2CO3 |
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过滤 |
D |
CaO |
CaCO3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的过程常会伴随能量变化 |
B.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
C.测试溶液pH值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
D.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
B.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C.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
D.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
微粒观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发生分解反应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 |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以分 |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
D.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
B.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 |
C.农业生产中,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
D.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是碱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