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 的猜想不合理。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反思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道 。
.某同学把MgSO4溶液、CuSO4溶液中分别加入铁粉中(如图实验一),实验结束后,把①、②试管内的物质集中倒进一个烧杯中(如图实验二)。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从该实验可以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从强到弱顺序是。
(2)为探究实验二烧杯中物质的成分,该同学又进行如下实验过程:
A.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B.若现象a产生气泡,则固体A是,溶液A的溶质是;若现象a无气泡,则固体A是,溶液A的溶质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是分解H2O2中MnO2作用的探究。步骤①的作用是;步骤③反应结束后向试管中再加入5%H2O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再把试管液体蒸干,全部取出称量,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5g。
(2)实验二是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其中能发生燃烧的是(填“a“、”b“或”c),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的可能原因是(选填序号)。
A.温度低于着火点 B.氧气消耗完 C.白磷消耗完
(4分)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②实验二中,若出现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位化学教师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于是请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无明显现象。由此说明该样品中不含有;
(2)对该样品成分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 Ca(OH)2猜想② Ca(OH)2和 CaCO3的混合物猜想③ CaCO3
以下是某同学对猜想②进行的探究,请你补充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 说明固体中含有Ca(OH)2。 |
|
, 说明固体中含有CaCO3。 |
6分)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实验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观察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而蘸水的棉花不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2如图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需要编号______和______的对比。
(3)若要使编号②铜片上的红磷燃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 |
可燃物 |
现象(是否燃烧) |
影响因素 |
|
是否与氧气接触 |
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 |
|||
① |
铜片上的白磷 |
燃烧 |
√ |
√ |
② |
铜片上的红磷 |
不燃烧 |
√ |
× |
③ |
热水中的白磷 |
不燃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