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民族在5 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奋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动力。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我们应全部吸收
③如果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就会发挥积极作用
④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50万。以下是给大学毕业生提出的几点就业建议,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决定选择何种职业
B.根据个人技能、素质,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
C.社会有分工,职业有高低,要慎重考虑
D.就业形式多样化,可以随机选择职业

漫画《辛酸的背后》启示我们

A.必须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B.劳动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必须签订劳动合同
C.要依法保护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D.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2008年11月,成都市政府决定,从2009年1月起,返乡农民工等三类人员可一次性申请领取价值500元的就业培训券。持券人员可自主选择各类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政府为此拿出7500万元,惠及群众15万人,培训后的就业率将达到60%以上。政府发放就业培训券可以
①保障劳动者均等就业的权利 ②增加教育费用支出,刺激需求 
③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  ④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其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0年初,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用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招不满工人。下列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措施有
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③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丰则贵取,饥则贱与”,在中国古代,丰年谷贱,政府出钱平价收购粮食并储存于官方粮库,等到灾年谷贵时,再平价卖给百姓,做到“物价常平,公私两利”。在今天看来,这种“常平法”蕴涵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供求变化影响商品的价格②价格涨跌是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的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④政府的恰当干预有利于经济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