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顾问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革命性的,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在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面貌的同时,对世界局势也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辉煌远去】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统计

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
时期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它国家157
1-1500年  (第一时期)
157
98
59
1501-1840年(第二时期)
472
19
453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并分析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对欧洲历史发展所做贡献。
【巨浪西来】
材料二 铁甲舰冒着滚滚黑烟而来,朽木布帆撑起的水师怎能相对。乾隆爷的威武大将军炮在西洋小炮前竟不堪一击。割地、赔款、开埠似乎成了必须的选择,帝国大厦在西来的巨浪击下摇摇欲坠。
(2)“铁甲舰”的动力来源于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哪项成果?为什么把材料中相关联的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条约中最能体现战争目的的内容是哪一条?
(3)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开始的部门以及革命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惊涛拍岸】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迪生、贝尔、西门子、本茨等登上各国媒体的头版头条。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1910年,德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4)美德两国工业总产值能够跃居世界前两位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同一时期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一系列爱国救亡运动,请举两例说明。
【借海扬帆】
材料四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5)列举三次科技革命中,促进“地球村”形成的成果各一例。
(6)依据材料四,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什么趋势?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中国应如何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劈波斩浪】
材料五 前央视记者柴静的《穹顶之下》,引发了环境污染与生命安全的话题大讨论,在2015年的两会,“防治雾霾、留住蓝天”成为老百姓的民生“关心点”。
(7)结合材料五,就如何发挥科技的优势,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通过这段时间对历史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结识很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里面肯定有你最喜欢的或者你最敬佩的人物,请说说他(她)是谁?(说出一位即可),并说说你喜欢或敬佩他(她)的理由。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他的言论被整理在哪一著作中?(2分 )
(3)根据已学知识,用一句话评价“孔夫子”。
(4)请列举他的教育名言三句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
(2)请说一说“卫鞅”的变法对于该国的发展有着哪些重要的历史作用?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
(4)请列举“秦王”为捍卫“扫六合”的胜利果实而采取的措施。(任写两条即可)
(5)通过学习,你认为“秦王”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时期 哪一项民主制度?请举例说明古代的哪几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2)材料二反映出古代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3)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改错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各找出一处错误,并加以订正)
(1)炎帝部落联合黄帝部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蚩尤。
(2)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在七千年前就已经学会了种植水稻,使我国成为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3)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并在长平之战中击败了商军主力,最终推翻了商朝。
(4)兵家鼻祖是春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膑,他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5)“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中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称呼最早出现在夏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