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时间 |
事件 |
影响或评价 |
| 1931年9月 |
① |
局部抗日战争开始 |
| 1937年7月 |
七七事变 |
② |
| 1938年春天 |
③ |
国民政府取得的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
| 1940年8月开始 |
百团大战 |
④ |
1.上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表,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经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2.依据材料二,概括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回答,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1942年春,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跨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人类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万年。为什么要挑选这仅占人类全部历史的百分之一的一小片断历史,予以特别注意呢?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节选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法国史学家米勒认为,14到16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斯塔夫理阿诺斯认为世界历史应从何时开始?他是怎样解释理由的?
(2)根据材料一指出,1500年左右“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的具体事例指什么?发现新大陆指的是哪个洲?
(3)根据材料二指出,“人”被发现指的是什么运动? “发现人”和“发现世界”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马克思认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藏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产生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65年曾这样描述:“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图片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最早参与这一事件的是哪个国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田园诗式的过程”包括哪几种主要方式。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国家的“辉煌成就”?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国家达到这样的“辉煌成就”主要有哪些原因?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中伴随着革命与斗争,充满曲折与艰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中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第一条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二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三条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第四条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两例英国发生这场革命期间,其他国家爆发的“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资产阶级革命。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历史上的哪部文献?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内容,归纳这部文献的核心思想。该文献的颁布使该国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美国推行怎样的政体?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件。
(4)纵观历史,西方民主政治从产生起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请举一例说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穆罕默德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阿拉伯人有什么特点?
(2)穆罕默德创立的什么宗教?该宗教的信徒被称为什么?该宗教的经典是?
(3)材料二反映的建筑是什么艺术流派风格?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中的哪个宗教的建筑?该宗教的创立地点是哪里?
(4)材料三体现的是哪个宗教的教义它的创始人是谁?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利克里
材料二
材料三大化元年(645年)日本孝德天皇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646年以诏书形式公布改新的主要内容:……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编制户籍、计帐(规定赋役的登记),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班给人民土地和应负租赋的数额。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的新税法。
材料四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回答:
(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从材料一中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2)材料二中是什么法典?维护的是哪一个阶级的利益?该法律文献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如何?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化改新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三所说的“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指的是什么?实行这种制度对印度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