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程晏在《内夷檄》中说:“四夷之民,长有重译而至,慕中华之仁义忠信,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华,吾不谓之夷矣。”材料说明当时( )
A.文化认同是区分“夷、夏”的关键 |
B.唐朝人抛弃了“夷夏”观念 |
C.儒家文化得到周边民族的广泛认同 |
D.周边少数民族主动归顺唐朝 |
1915年,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其中不可能包括
A.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民报》的刊物 |
B.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
C.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
D.在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 |
美国学者雷麦曾经说过:“除了铁路以外,就没有一种其他近代的经济设备输入中国以后,能够产生这样伟大的影响。”下列关于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铁路的出现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
B.中国铁路发展的背后隐藏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因素 |
C.列强为扩大侵华权益,维护自身工业优势,反对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 |
D.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修筑铁路一直处于冷漠态度 |
新华网太原2008年10月31日电,晋北妇女的婚姻在这30年中经历了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完全自由恋爱,从“相亲不出50里”到“互联网上找知音”,择偶标准也从选择“嫁汉吃饭”到寻找“知心爱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流动频繁,知识视野扩大 | B.择偶观念开放自由、个性化 |
C.互联网发达,有利于思想交流 | D.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进步 |
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不仅继续使用粮票,也出现了新发行的的股票(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B.经济管理体制趋向多样化 |
C.计划经济的盛行 | D.上海引领经济改革潮流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单位:元),图中城乡差距扩大是因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
C.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