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在图(1)所示条件下,铁钉锈蚀最快的是试管      (填序号),B装置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                  
(2)铝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比铜和铁晚,这是因为                                  
(3)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通过观察,甲同学很快判断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据你分析,甲同学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他发现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活动性Cu     (填“>”“<”或“=”)A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想再补充一个实验,请你和乙同学一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达到探究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加碘盐的检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空2分,共12分)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探究)(1)方案一: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方法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色,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①请指出上图操作中的错误
②写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方案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 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反思)(3)方案一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
(4)有同学提出方案二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为此,还需要选择(填一种试剂),再进行实验即可。
(拓展应用)(5)请举一例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中钙的化合物为Ca(HCO3)2,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物质。该固体物质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提出问题】探究Ca(HCO3)2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
(1)【猜想】①小刚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②你认为生成物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2)【设计实验方案】小刚和你的实验方案

(3)【归纳和表达】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双氧水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 10%H2O2溶液与1.0g MnO2均匀混合
Ⅱ.将x g 10%H2O2溶液与1.0g CuO均匀混合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Ⅱ中x的值应为
(2)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MnO2的质量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50.0g
1%
0.1g
9mL

50.0g
2%
0.1g
16mL

50.0g
4%
0.1g
31mL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填编号)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3)丙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7分+4分)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题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贝壳高温锻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操作I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问题与发现】该小组同学所得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OH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甲:纯净的NaOH
乙: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丙:NaOH和的混合物
【探究与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猜想成立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足量的
无气泡产生
猜想不成立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饱和Na2CO3溶液

猜想成立

(注意:若答对下列问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认真研究实验流程,讨论后一致认为同学的实验方案不正确,理由是
【拓展】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实验室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