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唐书》卷八二《十一宗诸子卷》论赞:“自唐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之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此材料说明唐中叶后 (    )

A.广泛实行分封制 B.宗室未能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
C.皇位继承较稳固 D.皇室子孙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人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清政府采用残酷的刑罚。
B.批判了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
C.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D.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朝的统治。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教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描述中国科技:“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为政治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B.史书中关于日食的记载不准确,不足为信
C.记录者为取悦统治者而弄虚作假,反映了君主专制加强
D.记录者可能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以此劝谏统治者施行仁政

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第一篇里说:“人们从来不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做任何善事,除非是某种强制性的力量驱使他们去这么做。”还说:“饥饿和贫困使人勤劳,暴力的惩戒使人善良,使得人们达到善和正义的,正是强制的力量。”与其在人性论观点方面最相似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形式反对霸权国家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