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是铁丝(图1)和硫(图2)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的一端要系一根火柴的原因是 ,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是 。
(2)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 火焰;图1和图2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 (“相同”或“不相同”)。
熟悉和使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仪器及用品,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几种化学仪器。试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E的名称是、。
(2)"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在上述仪器中,用到"磨砂"工艺处理的有(填字母序号)。
(3)欲装配一套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字母序号),还须补充的一种用品是。请简述如何组装一套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的装置。
(4)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5)水电解也能得到氧气,为什么在实验室中不采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为保证实验安全,取得预期实验效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我们应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并遵循化学实验的安全规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实验前,应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须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 |
B. | 不准在实验室内嬉戏打闹、大声谈话 |
C. | 为了便于观察,可用手接触药品,直接闻药品气味,但严禁品尝药品 |
D. | 加热操作中,不要凑近被加热仪器直视观察,不要将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 |
E.易燃、易爆的药品要远离火源,避免将腐蚀性药品沾在衣服或皮肤上
F.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G.注意安全用电和节约用水,离开实验室前,务必关闭电源和水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面我们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问题做如下讨论。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它可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通常采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真的就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吗?
资料一:文献表明1体积水要完全溶解于1体积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约7天左右的时间。如果是1天时间,则1体积水大约只能溶解1/3体积左右的二氧化碳。
资料二:对任何气体的收集,凡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最好用排水法收集,这样既可以观察集气的快慢,又可以提高被集气体的纯度。
资料三: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1)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是否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你的观点是。
(2)要使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达到最优化,你是否还有更好的建议。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金属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顺序。
(2)铝、铁、铜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下图用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延展性的是(填字母序号)。
(3)铜也容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4)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低于任何一种组成金属的熔点。下表是一些金属的熔点数据。
金属 |
铜 |
锌 |
锡 |
铅 |
铋 |
镉 |
熔点/℃ |
1083 |
419.6 |
231.9 |
327.5 |
271.3 |
320.9 |
①铅锡合金中某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合金的熔点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横坐标表示的是的质量分数;当合金熔点最低时,合金中铅与锡的质量比为。
②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组成,其熔点约为。
A.15~30℃ B.60~80℃
C.235~250℃ D.300~320℃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点表示的含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