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木块、铁块、垫块、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弹簧测力计各一个,砝码若干,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实验时某同学在木块或铁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改变物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
接触面粗糙程度 |
物块重G/N |
物块上升的高度h/m |
沿斜面的拉力F/N |
物块移动的距离L/m |
机械效率 |
1 |
较粗糙(木块—木板) |
2.0 |
0.25 |
1.2 |
0.80 |
52% |
2 |
同上 |
2.0 |
0.35 |
1.4 |
0.80 |
63% |
3 |
同上 |
5.0 |
0.35 |
3.5 |
0.80 |
63% |
4 |
较光滑(铁块—木板) |
5.0 |
0.35 |
3.1 |
0.80 |
|
①该同学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②在第四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酒精的热值.加热前酒精灯的质量为m1,加热一段时间后变为m2;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水的初温t1,末温t2,水的比热容用c表示.用以上符号表达该同学测酒精热值的计算式:.该同学测算发现,测量值比课本中的“标准值”小很多,请你写一条产生该误差的原因:.
(2)有一种“涡轮增压”(T型)轿车,通过给发动机更足量的空气使汽油更充分地燃烧,比普通轿车(L型)更节能,排气更清洁.同样的汽油(如97#)加在T型轿车内比加在L型轿车内热值(填“更大”或“一样大”或“更小”).
(1)王丽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20cm处玩赏时,被别的同学拍下了如图1照片.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f满足条件:(用不等式表示).
(2)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如图2位置分布时(分别为0cm、50cm、100cm处),光屏上收集到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实像.据此判断这一只透镜的焦距f=;而此时某同学不小心将一滴墨水滴到该透镜上(污染面积约为镜面的),则光屏上出现的新现象是:.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
(1)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选填“多”或“少”)
(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物质的有关,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
液体 |
次数 |
质量m/kg |
升高的温度△t/℃ |
加热的时间t/min |
甲 |
1 |
0.1 |
5 |
1 |
2 |
0.1 |
10 |
2 |
|
3 |
0.2 |
10 |
4 |
|
乙 |
4 |
0.1 |
10 |
1 |
5 |
0.1 |
20 |
2 |
|
6 |
0.2 |
20 |
4 |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
(3)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甲,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5)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甲乙意见不同。甲认为能平衡。于是他让每次杠杆倾斜时静止,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甲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选填对或错),甲这种方案与乙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
由: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乐乐同学按图所示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物重G/N |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
1 |
1.0 |
0.7 |
2 |
1.5 |
1.0 |
3 |
2.0 |
1.3 |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
较大,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A、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B、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2)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弹簧测力计还应沿________方向做___________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