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动滑轮的重力G0/N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 所挂钩码的 重力G/N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0.8 |
1.0 |
1.3 |
1.5 |
1.8 |
2.0 |
2.3 |
2.5 |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为________;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________.
小亮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相同的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根据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①由图的研究过程可知:小亮正在研究使用定滑轮时,与的关系.
②由图的研究过程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
|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 4 |
5 |
5 |
4 |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用图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由图可知:线段BC表示物体,线段AB表示物体。
张华和同学到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g/cm3。
(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1)如图所示测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读数是_________cm。
(2)如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