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购了一箱物理器材,小云同学将它从一楼搬到三楼,小彬同学想测定小云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小彬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
A.测出箱子的质量m |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 |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
D.测出小云上楼所用的时间t |
E.算出小云搬运箱子的功率P
(2)请帮小彬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在“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电路接通后,小明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压表的示数也变小了.你认为该电路连接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而小辉连接好电路,刚闭合开关时,结果发现小灯泡发光较暗,电流表与电压表都有示数,并且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发生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上图所示,小华在连接电路时,想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小,请你帮助她将这一电路的实物图,以笔代线连接完整.
(3)小华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 物理量 |
1 |
2 |
3 |
4 |
电压U/V |
2.5 |
2.0 |
1.5 |
1.0 |
电流I/A |
0.30 |
0.26 |
0.22 |
0.20 |
电阻R/Ω |
7.7 |
6.8 |
5.0 |
可以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4)进一步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发现,灯丝的阻值是变化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有体现.例如家里的白炽灯在刚开灯的瞬间,灯丝________烧掉.(选填“容易”或“不容易”)
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激光笔及铅笔.
(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器材是:________.
(2)若按如图甲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若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海若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乙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
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义想利用上述器材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白纸板和平面镜互换位置,做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但是他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用____________代替平面镜,就可以解决问题.
(1)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①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③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1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
(2)如图所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①步骤Ⅰ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
②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
③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_________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________大小.
小明把两电热棒R1、R2分别通过规格完全相同的两个电能表接到电压恒为220V照明电路.电能表转盘每转一圈表明消耗电能5000J.如图所示,R1、R2分别把放在相同规格烧杯中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加热到80℃,记录数据如下表
R1 |
R2 |
|
电能表转过的圈数/圈 |
20 |
30 |
加热水所用时间/s |
100 |
200 |
(1)R1通电100s消耗多少电能
(2)R1的电功率多大?
(3)R1的电阻多大?
(4)两杯水用于升温所需消耗电能应相同,而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知道R1与R2消耗的电能不同.请分析什么原因导致R2消耗的电能比R1的大?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下图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2)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_cm。
(3)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__________。
(4)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